兩聯供係統在冬季低溫運行時,可通過以下方式提高能效比:
一、設備與技術層麵
選用高效主機
選擇高性能壓縮機:采用渦旋式壓縮機或高效螺杆式壓縮機,其在低溫工況下仍能保持較高的能效比。例如,渦旋式壓縮機具有體積小、效率高、運行平穩的特點,能在較低溫度下穩定輸出冷量或熱量。采用變頻技術:變頻兩聯供主機可根據室內外溫度和負荷需求自動調整運行頻率。在冬季低溫時,當室內負荷較低,主機可降低頻率運行,避免頻繁啟停,從而提高能效比。例如,變頻技術可使主機在部分負荷下的能效比比定頻主機提高30% - 50%。
優化換熱設備
高效的板式換熱器:板式換熱器具有較大的換熱麵積和較高的換熱效率。在冬季,它能更有效地將熱量從冷媒傳遞到水係統中,減少熱量損失,提高整個係統的能效比。優化翅片管換熱器:對於風冷模塊部分(如果有),采用高效的翅片管換熱器,如親水鋁箔翅片管換熱器。親水鋁箔可提高換熱器的換熱效率,減少空氣側的結霜現象,保證在低溫環境下穩定運行。
二、係統運行與控製層麵
精準的溫度控製
變水溫控製:根據室內外溫度的變化動態調整供水溫度。在冬季低溫時,當室外溫度較低,室內熱負荷較小時,適當降低供水溫度,既能滿足室內舒適度要求,又能提高係統的能效比。例如,通過智能控製係統,將供水溫度與室內溫度、室外溫度建立關聯,實現精準的溫度調節。室內溫度分區控製:對於較大空間或不同功能區域,采用分區溫度控製。這樣可以避免局部過熱或過冷,使係統在滿足整體舒適度的前提下,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,提高能效比。
智能的運行模式
負荷預測與預啟動:利用智能控製係統對室內負荷進行預測,根據預測結果提前啟動或調整主機運行狀態。例如,在室外溫度即將下降時,提前提高主機的運行頻率,使係統在負荷增加前就做好準備,避免因負荷突變導致的能效降低。多模式協同運行:結合製冷、製熱、除濕等多種模式,在冬季低溫時,當室內濕度較大時,可先進行除濕操作,再進行製熱。這樣可以避免在潮濕環境下製熱效率低的問題,提高整體能效比。
三、輔助措施層麵
高效的保溫措施
管道保溫:對水係統管道采用優質的保溫材料進行包裹,如聚氨酯泡沫保溫管。良好的管道保溫可以減少熱量在傳輸過程中的散失,提高係統的能效比。設備保溫:對主機、換熱器等設備也進行適當的保溫處理,防止設備表麵熱量散發到周圍環境中。
減少係統阻力
優化管道布局:合理規劃管道走向,減少彎頭、閥門等管件的數量,降低係統的水力阻力。這樣可以減少水泵的能耗,提高係統的能效比。選用合適的水泵:根據係統的流量和揚程需求,選擇高效的水泵。在冬季低溫運行時,由於係統負荷可能發生變化,可選用具有變頻功能的水泵,根據實際需求調整水泵的轉速,降低能耗。